《誰是被害者》製作人曾瀚賢、湯昇榮 台灣自由的揮灑創作
2020-05-29
疫情下人人都煲劇,看歐美日韓劇之際,港劇、台劇亦有佳作,好像台劇《誰是被害者》就是一個與別不同的刑偵推理劇,當大家追查誰是兇手,劇集就以找出誰是被害者作主調,繼而揭開一連串千絲萬縷的真相。近期兩岸關係互動密切,台劇在香港反應同樣熱切,特別找來兩位《誰是被害者》製作人曾瀚賢、湯昇榮,談談《誰是被害者》如何由小說改編成劇集,怎樣拍出兩岸之間難以探討的生死議題。說穿了,這,就是自由創作的可貴。
Text: NW
製作人檔案:
曾瀚賢,《誰是被害者》監製、瀚草影視創辦人,多次榮獲金鐘獎、金馬獎與台北電影獎的肯定。
湯昇榮,《誰是被害者》監製,瀚草影視總經理,曾策劃的動畫及電影,分別入圍金馬獎、金鐘獎及新加坡亞洲電視最佳電視電影獎等。
J:《誰是被害者》改編自小說《第四名被害者》,這個改編拍成劇集的起點是甚麼?
曾:這本小說有兩點很吸引我們,其一是它的高概念,通常刑偵推理劇都是找兇手是誰,我們則是找被害者是誰,與一般的刑偵推理劇相較之下,我們就產生反差;其二是它的社會性,這本小說充滿對社會剖面的觀察,包含媒體亂象、教授犯罪等,這樣的社會性也是我們公司一直在關注的面向。
在改編的過程當中,媒體亂象這部分隨著另一部電視劇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的成功,已有很好的展現,於是在《誰是被害者》中我們就把媒體這個面向減少,轉而創造新的角色,也就是鑑識警察——方毅任,以他為軸心搭建這個故事。這也跟原著小說很不一樣,原著小說是以徐海茵作為主角,而劇集最大的改編,就是我們創造了方毅任這個角色。
J:製作《誰是被害者》的難度,對比之前你們參與的台劇製作,有何不同,最難的部分是甚麼?
湯:對我們團隊來說,每一部作品都是高難度,要想如何在市場上有響亮的展示、獨特感,去找出作品最特殊的部分,接著就要思考技術面、演員挑選等,各方面都是高難度。《誰是被害者》較高難度的地方在於它場景很多、演員很多,要挑選到真的適合角色的演員,就必須不斷比對、溝通、探討。為因應劇中各角色的職業、狀態,我們需做前置田調,或安排演員去上課,讓他們對角色的說服力更高,因為這部劇的每個角色,內心都有自己的小世界,導演、編劇及整個技術團隊在這之間也琢磨非常多。我們這次劇本花了較長的時間在做研究,在拍攝過程中,大家也不斷的腦力激盪,到剪接階段要思考怎麼去說這個故事,這些都是劇中難度非常高的地方。
曾:台劇以前較少拍類型劇,類型劇更需要技術力的整合。如湯哥所說,從劇本到籌備、製作、後製,甚至到第二階段的拍攝、剪接、音樂、音效等各種技術的統合。我們這次嘗試如美劇製作較嚴謹的製作方法,也因為如此,我們有更多機會去一遍遍檢視每個階段的成品,再不斷的修正,產出最後的成果。其實帶領工作團隊去嘗試新的工作方法也是一個難點,內部彼此的溝通協調、目標都非常重要,也考驗我們的管理能力,但伴隨這部作品的成功,也帶給我們團隊很大的信心,未來也能有更多的題材、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去嘗試、發揮。
J:湯哥也是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的製作人。上次《我》劇的成功,有否對製作《誰》帶來甚麼壓力或幫助?
湯:其實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與《誰是被害者》,基本上是同時起步,《誰》的劇本稍晚一點完成,在《我》已完成得差不多了,我們才進入《誰》的製作,在這個關卡上我們也看到一些特殊方法,發現了新的可能性,這讓我在製作《誰》時不斷去思考:「觀眾對《我》心中不斷迴盪的是甚麼?」我認為「真實情感的碰撞」很重要,所以各位在看《誰》一定可以感受到很濃的情感,這也是刑偵劇中較少見的,台灣在操作戲劇上也很少有這樣的樣態。你們就會看在《誰》看到,每個角色跟人物和故事線最後給觀眾迴盪的感覺,基本上都有別於《我》,走出新的局面。兩齣劇都有各自精采的部分,有待觀眾各自欣賞。在製作上不會因為《我》有壓力,但希望《誰》能被更多人看到,它畢竟是一個較有挑戰性的題材。
J:劇集中看來充滿多重計算,例如主角設定為亞斯伯格症患者,片中亦牽涉很多弱勢社群,包括跨性別人士、絕症患者、盲人藝術家、更生人、長者等,是否盡力囊括更多的弱勢?
曾:其實這部劇我們想要表達的主題是「脆弱」,每個人都有脆弱感,只是有一群脆弱的人選擇放棄了,也許在這個相對殘酷跟現實的社會裡,他們有些困境,可是他們看到自己的親人陷入這樣的狀態時,尤其是方毅任這個角色看見他女兒陷入這狀態時,他會想要幫女兒一把,想把女兒救回來,在這過程中他也幫了自己一把。我們透過這部劇集表達一種對社會的關懷,也希望這些底層的聲音可以被表達出來,而不用透過「遺願」這麼激烈的方式才能表達,所以「脆弱」還是引發我們的核心主題。
湯:至於為何會將這麼多不同類型的人圈在一起,是期待透過故事的動線,讓更多社會上大家沒有看到的人可以被理解。這部戲有非常仔細的推敲,讓故事的推動上有不同的角色在中間去說完這個故事。台灣的社會是一個自由多元的有趣社會,期待大家可以互相幫忙。在網路社群上常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故事,像是一個義大利的神父因為這次疫情,就在網路上號召大家捐款協助,短短時間就募得一、兩億,台灣的社會很喜歡對不同的人有很一些關注,所以在戲劇上的設定我們就挑選了這些人。
編劇們也經過幾番思考,看到社會上有一些人確實相對弱勢,但他們有想說的話,甚至他們內心有過不去的關想要被看到,所以這種角色設定在戲劇的推動上,也讓戲劇的可看性更高,市場性也更高,讓觀眾看這部戲能有更多的理解,也能透過很明確的角色設定拉動整部劇,大家也可以在每一集看到不同的人很自然的切入角色,因為他很容易理解,他們都有各自的狀況,像是絕症、更生人、跨性別人士等台灣相對弱勢的人,這也協助我們把故事說的更完滿,如瀚賢所說,有些人想放棄,有些人想拉住,這些脆弱的人如何透過共同合作來完成彼此遺願,故事的最後也告訴他們,如果願意努力不放棄的話,其實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、不一樣的色彩,我想看完這部戲一定會很有感觸。
J:劇中徐海茵是以新聞角度追查真相的角色,也是巧妙的加入?
曾:徐海茵這個角色是原著小說就有的,湯哥對此有一個很好的形容。
湯:我們對徐海茵、方毅任、趙承寬這三個角色其實有一個有趣的設定,方毅任就像「土」,他給人的形象就是死板板的,很木訥,像在地上安安靜靜的「土」一樣,但若地震一來波動就會非常大;趙承寬就是「火」,他非常爆裂,因為他想要趕快查到案,所以他用激烈的情緒來呈現,但他內心還是有像燭光一樣的溫暖,可以看到他還陪其中一名被害者的爸爸去吃火鍋、協助方毅任等;徐海茵則是「水」,可以裝進任何容器,可以隨著容器改變自己的型態,也有很高的滲透性,他可以隨時因應各種狀況,也非常有侵略性,同時也有柔弱的一面。在看徐海茵追查新聞的時候,就能看到她變換各種樣態,隨時變換不同的樣子跟不同的人講話;她柔弱的一面則是來自兒時爸爸帶著全家自殺,而她活下來的這個陰影,但她也因此想要改變,所以他也會有她強硬的一塊。我們可以看她的故事弧線,因她生命經歷的關係,從一開始的嗜血記者,到後來跟著方毅任一起拉住這些人,去救曉孟,去救不同的人,甚至站在另一角度批評方毅任自私,到最後去採訪李雅均這個角色時說了「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」,巧妙點出了本劇最重要的精神。
J:劇中有不少撼動人心的場面,你們認為看來最牽動情緒的一場戲是哪一場?
曾、湯:第七、八集都是。
湯:第六集出現的遺願影片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震撼的一場,因為他們這些人都已經死了但影片卻還留著,等於直接在控訴這個社會,把自己的狀態告訴大家,那整部影片對我來說非常有震撼性。方毅任和曉孟在海邊那場也很有震撼性,其實很多場都是。
曾:第八集父女對話那場戲也很牽動情緒。
湯:最後一場撐傘那場對我來說也很有煽動感。
J:拍攝完成後,你們心目中對勇敢活著與結束生命之間,有沒有不同的看法改變?
曾:我們一開始在做這個劇本時,反而更想去辯證「人能不能選擇生死」這件事,我們還是想要比較客觀地去探討這件事情,可是隨著劇本的完成,甚至有演員、團隊加入之後,我們反而選擇不用「辯證」這麼理性的角度,而是希望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待生命,所以後來徐海茵對李雅均說的那一番話,就有點像是我們對這整個故事的想法,「勇敢的活下去」仍是這部戲想表達的核心。
湯:活著確實很辛苦,尤其是我們最近在工作上確實有很多的起伏。我覺得每個人在面對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要度過的難關和課題,我覺得活下去的力量確實要非常強韌,因為每天都要面對新的挑戰,你永遠要為未來做打算,你要照顧下一代,你要為老一代的走向結束去做安排,我覺得人活著就是一手拉一手,互相合作、關愛走過來的,這部戲確實有讓我對這點感觸更深,每個人都是被害者,每個人都需要互相合作,去翻轉被害者。這次的疫情也是一樣的狀況,大家都開始關在自己家裡,大家面對自己的事情,面對大環境的事情也都無計可施,我覺得大家在看這部戲的時候一定對生命有不同的省思,也期待大家在娛樂之餘有不同的想法,去訴諸於行動,去對更多人有更多關愛。
J:製作完這部劇集,你覺得誰才是真正的被害者?
曾:每個人,包含我們製作團隊,大家都是被害者。
湯:被害者也不是說真的多慘,被害者其實是有力量的人,被害者在面對這個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,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,我們就是超越被害者的勇者,也就是說,我們雖然是被害者,但我們也是勇者。
J:《誰是被害者》在香港也很受歡迎,你們覺得是甚麼原因?
湯:謝謝香港。
曾:我們更了解的應該是台灣吧!我覺得台灣社會在做一個很大的轉型,有各種力量在彼此衝撞著,也在很多改變當中,在這當中,人心多是比較浮躁的,也比較無所適從。尤其像是疫情,大家會比較有被害者的感受,在相對較殘酷的社會下,較辛苦的面貌下,大家都會感受到一種脆弱吧!隨著這部劇在台灣的成功,或是在香港,更甚在亞洲其他的國家、城市的成功,其實都可以感覺到,我們開始在面對「脆弱」這個主題,都開始回想自己生命中的脆弱這件事,也許我們可以產生更多的愛、更多的包容,我認為這可能就是原因,大家都需要這個力量,因為脆弱所產生的愛跟力量,也許就是《誰》成功的原因。
湯:我覺得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的脆弱,了解自己的脆弱,才有辦法去面對這個脆弱,至少我是這樣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脆弱面,如果你願意積極找到相對應的方法,其實我們就會找到我們的堅強面。這其實就是我所說的誰都是被害者,但其實你也可以變成是受惠者,因為從自己的弱點或是失敗的地方在找到贏回來的勇氣。
另外在香港會成功,我還想到產業面的一點,大家所熟悉的華語劇中,這樣的類型可能較不常見,香港當然也有探討刑案、刑偵的作品,那我們可能透過較新穎的手法來操作。我們都笑說香港每一部片都有刑警,所以你們一定很熟悉這部分,也許我們台灣味能夠讓你們感受到新鮮感,其實我們這次的明星陣容也很精彩,大家好像也會被吸引,當然Netflix這個平台的品牌性也有影響,這也是我們在香港受歡迎的一個原因。
J:不少人覺得,這次《誰是被害者》拍出了一種內地與香港劇集也難以探討的深度,你們怎麼看?
曾:我們不熟悉香港、內地的狀況,我覺得呈現出尺度、題材或生死的這些東西是比較真實的,我們是選擇面對台灣真實社會現在這個變動,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是在把一些傷疤揭露出來,可是有時候我們揭露這個傷疤是為了要讓它癒合。我們想做的只是如實呈現社會在轉型的過程當中,各種隱含的傷口,把這些傷口做出來,其實只是想找回更多癒合的可能、更多愛,也帶給社會一個更好的轉型機會,更重要的還是我們真實去面對這個轉變。
湯:我覺得這個題材有很多的細節是我們一圈一圈設計出來的,編劇也很努力地找到各種方法去說這個故事,以我們製作人或監製的角度,我們也期待它保有一種新鮮感,所以我們一直維護這個新的形式跟樣態可以被看到,再加上我們是在Netflix這種平台,所以尺度可以更開闊,若是在傳統電視台就不太能這樣操作。我認為這也是大環境下的趨勢,當OTT產業出現,其實觀眾更挑剔了,觀眾掌握了主動權,打開OTT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東西,所以觀眾反而會想找到更新鮮、更有趣、更好、更有感受的題材,能夠在這之間做出新穎度,就會被觀眾選擇來看。這部劇確實也因為台灣可以自由創作,我們可以自由揮灑,即便是談到像是「自殺」這麼敏感的題材,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方法說完這個故事,這是我們在創作上很幸福的事情,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,把我們想說的東西做到極限。
J:作為台劇製作人,你怎麼看台劇近年的變化?很多人都說以往偶像劇為主,近年則以社會議題出發,這轉變是從何而來?
湯:這幾年台劇的變化確實是從偶像劇的概念故事一路跌到谷底,亞洲其他國家也開始做各式各樣的新戲劇,其實偶像劇這條路好像也找不太到新方法了,我們也很努力幫台劇找到新方法,也看得出來這幾年台劇出現各式各樣較新穎的題材,打開台劇的市場性,這是台灣的影視從業人員面對這狀況做的新突破,市場上也在等待台灣的環境可以給出什麼新的東西,OTT的出現加上觀眾有了選擇權,更類型的劇更受歡迎,或者說更分眾的市場出現了反而能從中做出新的可能性,透過台灣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度,台灣有非常多的新聞台,這些新聞台每天提供非常多的社會新聞,有取之不盡的議題可以選用,都能變成好的題材,這個變化就是來自於台灣整個社會的變動,還有我們自由的創作環境。